上 传  者 : 周官平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25-05-07 01:23:52
《人工智能中的因果》.pdf(106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教案
《人工智能中的因果》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习题课 学时 1 授课年级 六年级 课程指南 智能意识 1.了解因果的概念,能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因果关系 智能思维 1.知道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密切相关 智能应用与创造 1.通过辛普森悖论、白鹤送子等案例,了解因果关系与 相关关系的区别 智能社会责任 1.了解明确的因果关系对于人工智能的重要性 内容分析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深入探讨因果关系的概念,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对世 界的理解。通过分析大学录取率的案例、体验人工智能的学习过程,我们将 揭示数据背后的真实故事,并学习如何识别和利用因果关系来优化我们的决 策。 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六年级学生,学生的认知能力任在发展中,对抽象事物的认识较为 困难,更能理解具体的情景化的知识。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学习能力,如阅读、写作和基本的推理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一定的电子产品,对新兴科技较感兴趣,对这些 科技的原理充满好奇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因果的概念,能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因果关系 2. 知道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辛普森悖论、白鹤送子等案例,掌握因果关系与 相关关系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明确的因果关系对于人工智能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辛普森悖论、白鹤送子等案例,掌握因果关系与 相关关系的区别 教学难点 1.通过辛普森悖论、白鹤送子等案例,掌握因果关系与 相关关系的区别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互动讨论法 学习环境与 教学资源 ·学习环境 1. 教室内应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或智能黑板,以便展示教学内 容。 2. 教室应配备足够的计算机或平板电脑,每个学生至少有一台设备。 3. 网络环境:确保教室内有稳定的网络连接,以便访问在线资源。 ·教学资源 1. 准备 PPT、视频教程等多媒体教学材料。 2. 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导入 与激发兴趣 通过观看白鹤送子的视频 和白鹤送子的故事的讲解 引入课程。 观看视频,朗读文章。 以文化故事引入 课程,激发学生好 奇心和积极性。 环节二:辛普 森悖论讲解 1. 计算大学不同学院男生 和女生的录取率 2. 引导学生辩论是男生更 容易被录取还是女生更容 易被录取。 3. 以辛普森悖论的原理引 入因果关系的讲解。 1. 计算大学不同学院男生 和女生的录取率 2. 思考辩论是男生录取率 高还是女生录取率高 3. 思考引发辛普森悖论的 原因 给出具体的实例 讲解相关知识点, 化抽象为具体,使 学生更好理解因 果关系在生活中 的重要性。 环节三:讲解 因果关系和相 关关系 1. 讲解因果关系的概念, 并给出案例 2.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 有什么因果关系的案例 3. 以具体案例讲解相关关 系。 1. 思考生活中还有什么因 果关系的案例 2. 通过具体的案例理解什 么是相关关系。 运用大量具体案 例讲解抽象知识, 让学生能够更容 易理解。 环节四:讲解 因果关系对人 工智能的重要 性 1. 通过案例说明因果关系 使得人工智能能够应对变 化 1. 思考因果关系对人工智 能的重要性 2.意识到人工智能还存在 缺陷 将因果关系和人 工智能相结合,激 发学生辩证思考 环节五:人工 智能理解图片 因果关系 1.对比人类与人工智能对 图片分析结果的不同,指出 人工智能的不足 1.说出给定图片的因果关 系 通过对比的方式 使学生切身体会 到人工智能在因 果关系理解方面 的不足 环节六:总结 拓展 1. 总结回顾整个课程,提 出相关问题 2. 布置拓展任务 1. 回答问题 2. 尝试执行任务 通过对学生的提 问,激发学生的思 考,提高学生总结 回顾的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周官平 2025-05-07 01:23:5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