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周官平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25-05-07 01:39:18
物以类聚——数据的相似性度量.pdf(342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0 0 类别 : 教案
《物以类聚——数据的相似性度量》 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学时 1 授课 年级 八年级 课程指南 智能意识 理解距离度量对人工智能算法的重要性 智能思维 理解离散型数据与连续型数据,可以对 生活中常见数据进行区分 对于给定的向量,掌握计算欧氏距离的 方法 内容分析 本课时将主要介绍数据特征的相似性度量,使学生能够理解这一重要的数据分 析方法。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区分离散型数据与连续型数据的方法,并 学会使用欧氏距离来分析和分类数据。我们将以文本情绪分类为例,展示如何通过 简单的距离计算方法实现情感分析。这节课是整个初中人工智能课程的第二课时, 作为对数据特征相似性度量的介绍,它在学生学习了基本的人工智能概念之后进 行,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学生之前已经体验过基本的情绪识别和文本编码,了解情绪识别和文本编码的基本 方法等,形成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问题,进行推理。而且学生 对计算机和互联网有较高的熟练度,这对于学习本堂课的内容非常有帮助。 认知特点: 学生逐渐发展出更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更复杂、抽象的概念。青春期的学 生可能经历注意力波动,对感兴趣的事物可能表现出较高的注意力,而对其他事物 可能表现出较低的兴趣。与同龄人的关系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很重要,他们更愿意在 小组中学习,分享想法,与同学一起解决问题。 学习风格: 学生更喜欢通过听、看、动手等多种方式来学习。不喜欢一味地讲授式教学。 对知识的实际应用感兴趣。将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并且安排相应的实践体验 活动,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对八年级学生而言是重要的, 小组讨论和合作可以促进他们的思考和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离散型数据与连续型数据,可以对 生活中常见数据进行区分 过程与方法 对于给定的向量,掌握计算欧氏距离的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对机器学习中距离度量的基本 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 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 欧氏距离的计算 • 离散型数据和连续型数据 教学难点 向量的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和问题驱动法 学习环境与 教学资源 ·学习环境 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机房,如投影仪、电脑、音响系统等 ·教学资源 课件、教案、读本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介绍具体情 景(2分 钟) 1. 引入具体情景: 在上节课中,我们将对于 5000万条文字评论进行情绪分 类,判断对视频内容是喜爱还是不喜爱。我们可以让 AI 将文本依据情绪分为两类,然后人工观察两类分别属于 什么情绪 2. 引入本课例子 本节课以“这个视频太好笑了,哈哈哈哈!” ①、 “这个视频看的我心里难受,本来今天挺高兴的,看的 心里不痛快” ②和“这个视频还行啊,不算特别差也 认真聆听 通过真实情 境任务,引导 学生进行思 考,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 说不上多好,但是勉强够看” ③三个句子为例进行情 绪分析。 词袋模型复 习 (5分钟) 1. 词袋模型: 词袋模型就是将句子“打碎”成单词,再将单词一边计数,一 边“放入袋子中”。由于只对单词进行了计数,我们只知道每 个单词出现了多少次(词频),而失去了单词和单词之间的 顺序信息。 2.将案例分词,并统计积极词汇数和消极词 汇数: 句子 积极词汇 数 消极词汇 数 向量 句子① 2 0 (2, 0) 句子② 1 2 (1, 2) 句子③ 2 1 (2, 1) 1.认真聆听 老师的讲解, 做好课堂笔 记; 2.认真听讲, 做好课堂记 录 通过老师的 讲解和学生 的思考帮助 学生了解分 词的原因。 通过老师的 讲解,将句子 转为向量的 方式 介绍离散性 数据和连续 型数据(5 分钟) 1. 结合案例讲解离散数据 例子中表示个数的数据就是离散型数据,无法连续变 化 2. 结合案例讲解连续数据 气温等可以连续变化的数据为“连续型数据” 思考:还有哪些离散数据和连续数据 1.认真聆听 老师的讲解, 做好课堂笔 记; 2.讨论生活中 常见的离散型 数据和连续数 据 通过老师结 合案例讲解 离散数据和 连续数据,掌 握离散数据 和连续数据 的定义和区 别 讲解欧氏距 离(6分 钟) 1.讲授欧氏距离的定义: “欧氏距离”,全称“欧几里得距离”,通俗来说就是 日常生活中大家所说的“距离”,具体而言,欧氏距 离是指两个数据点直接的距离 1.认真听讲, 掌握欧式距 离的定义和 计算方式 通过教师对 欧式距离的 详细讲解,掌 握欧氏距离 的定义和计 算方式 2.讲授高维度欧氏距离的推理: 从线上两点距离到面上距离再到立方体上两点距离, 归纳总结高维度欧氏距离的计算公式 依据计算结 果进行聚类 (5分钟) 1.案例数据计算结果: 点间距离 A B C A 0 约 2.236 1 B 约 2.236 0 约 1.414 C 1 约 1.414 0 2.画出平面中的 ABC 草图,观察距离: AC之间的距离<BC之间的距离<AB之间的距离。我们 基于此将 ABC三个数据点分为两类,可以得到 AC为 一类,AB不为一类。因此我们的分析结果,AC为一 类、B单独为一类;此外,相对于点 A,点 C 离点 B 更近一些。 跟随老师的思 路,认真听老 师讲解 观察草图,将 三个数据点分 为两类 通过教师对 欧氏距离的 讲解,以及通 过案例进一 步解释和说 明欧氏距离 计算方法和 实际应用掌 握欧氏距离 计算和应用 依据聚类结 果得出结论 (1分钟) 1.得出结论: AC 为一类,B 为一类,且人工观察得到 A 句子为积极情绪, B 为消极情绪,因此 AC 类为积极情绪,B 类为消极情绪 1. 跟随老师 的思路, 认真听老 师讲解聚 类后分类 回扣案例问 题 思路 体验欧式距 离文本分类 过程(7分 钟) 1. 体验活动 基于刚刚的情景,对于“这个视频真不错,让人心情 很好”这句文本计算其与 A和 B间的欧式距离进行分 类,并阐述原因。 1. 认真参与 体验活动,与 小组成员一 起,共同观察 输出结果并 讨论思考问 题 动手实操体 会欧氏距离 的计算 思辨探讨案 例的潜在问 题(7分 钟) 1. 小组讨论 本节课的案例使用积极消极词汇数量分类可能存在什 么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能提出哪些解决方案? 在人工智能中,相似性度量可以被应用到什么地方? 小组讨论思 考,听从教师 辅助引导 锻炼批判性 思维,让学生 获得成就感, 提高对人工 智能的兴趣 课堂总结(1 分钟) 1. 师生共同总结: 数据特征的相似性度量: 欧氏距离的定义 欧氏距离的计算方式 离散型数据和连续型数据 跟随老师思 路共同总结 本堂课所学 知识 通过总结归 纳进一步巩 固本堂课所 学内容 板书设计 数据特征的相似性度量 一、文本 向量 二、向量➡️距离 欧式距离 教学反思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周官平 2025-05-07 01:39:18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