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神经网络——解密 Quick Draw》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学时 2 授课年级 八年级
课程指南 智能意识 知道人工智能的基本分类,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
概念
智能应用与创造 与人工智能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将人工智能融
入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智能社会责任 能够理解人在人工智能中的重要作用,能够辩
证、发展和客观地看待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
内容分析 循环神经网络(RNN)是一种广泛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的深度学习模
型。它通过在时间或空间上循环或递归地构建网络结构,可以捕捉
序列数据中的依赖关系并生成对序列的预测。本节课将介绍 RNN
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同时,以项目
实践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循环神经网络,感受人工智能的无穷魅
力。
学情分析 (1) 知识能力: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2) 认知水平: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时
期。
思维具有一定的可逆性,有助于理解相对复杂的算法。
(3) 技术水平: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于 openinnolab 平台
已经有一定的使用经验。
(4) 思想态度: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
和体验有一定的积极性。对于人工智能对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思
考并不全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理解循环神经网络
RNN 和 LSTM 算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画、算法实现的过程,创造性地将所学算
法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
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通过了解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
学生对人工智能知识的学习热情,正确认识人
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循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RNN 和 LSTM 算法的区别
教学方法 游戏化教学、项目式学习
学习环境与
教学资源
· 学 习 环 境 多 媒 体 教
室 ·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趣
味游戏
组织学生玩游戏“你画
我猜”。
提问:
1.学生是怎么猜出所画
的内容?
2.AI 又是怎么猜测的?
以小组为单位,一位同
学画画,其他小组同学
猜测。
根据生活经验和人工智
能的知识,分析猜画的
原因——根据画的内容
从记忆库中搜索,匹配
出相似度最高的物品。
通 过 游 戏 引 入
主题,吸引学生
兴趣,通过游戏
情 节 为 学 生 后
续理解 RNN 模
型打下基础。
介绍谷歌的“Quick,
Draw!”涂鸦实验,引出
神经网络。
播放“神经网络”的讲解
视频。
通过视频理解神经网络
的基本概念。
用视频、动画的
形 式 来 讲 解 复
杂的概念,符合
学 生 的 认 知 特
点。
初探 AI 解密
新知
讲解循环神经网络 RNN
的概念,用“买苹果” 的
案例来辅助讲解。
理解循环神经网络 RNN
的概念,通过动画认识
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
层三者的关系。
概念讲解,通过
实例、动画辅助
理解。
指出 RNN 的缺点:不具
备长期记忆,引出 LSTM
模型,重点讲解两者的
区别
了 解 长 短 期 记 忆 模 型
LSTM , 理 解 RNN 和
LSTM 的异同。
任务驱动探
索实践
发布任务:制作一个国
内版的“你画 AI 猜” 游
戏。
明确任务要求,分解任
务
通过实例进一步
理解循环神经网
络,分步骤讲解
程序培养学生的
逻辑思维能力,
项目实践过程也
有助于提升学生
的学习兴趣。
分析任务要求,讲解任
务主要步骤:初始化游
戏、出题、识别绘制的图
像、游戏结束。
讲解项目程序,针对关
键步骤提问:变量“检测
结果”和“检测得分” 的
值应该如何设定呢?
根据任务步骤逐步理解
程序,理清角色之间的
关系,思考计算机识别
绘画图像的过程。
补充“持续识别图像” 的
程序。
给学生提供素材,给出
程序示例,组织学生完
成程序编写。
编写程序,体验游戏
总结提升自
主探索
发布升级任务:改写程
序,隐藏“绘制目标”,和
AI 一起猜绘制内容。
根据要求调整程序,隐
藏变量“绘制目标”,试玩
小游戏并在学习任务单
上记录。
通过提升任务让
学生自主思考解
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问题
解决能
力。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
络RNN和LSTM的概念。
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理
解循环神经网络。
带领学生回顾本
节 课 的 知 识 要
点,加深记忆。
板书设计 跟着 AI 玩“你画我猜”
一、神经网络二、循环神经网络
RNN 模型
LSTM 模型
教学反思